疫情期间,无人驾驶物流车可以说小小的火了一把。而如今,“我正在打扫卫生,请注意避让哦。”CBD办公大楼里,无人清扫车的身影已随处可见。酒店电梯里,也开始有无人配送车主动和你互动:“猜猜我为什么能选择楼层?”
相较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自动驾驶车辆,低速无人车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包括物流配送、安防巡逻、零售、环卫、港口、矿区等均有需求。
无人清扫车、巡逻车、无人配送车、无人售卖车以及送餐车等都已经走进了日常生活。而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建设,城市对低速无人车的需求也越加旺盛。
据麦肯锡预测,未来十年80%的包裹交付都将采取自动配送,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速自动驾驶汽车年销量将达到19万辆,其中物流配送领域将达到8万辆,市场规模达到百亿元。
而据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
在Robotaxi,Robobus等高速无人驾驶车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困难的整体行业背景下,低速无人车可能成为最具商业化价值的无人驾驶产品。
2022年11月,首届中国低速无人车高峰论坛暨产业创新联盟启动会在上海国际汽车城ev-ai智行港举行。会上,发言专家指出,目前,低速无人车产业新国标已初具雏形,预计将于2023年初出台,同时,低速无人车产业创新联盟也将于2023年成立。
和高速无人驾驶车相比,低速无人车的应用场景丰富且需求明确,能够切实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技术实施相对简单,也让低速无人车的率先落地成为可能。
而且,随着产业和技术的发展,低速无人车在成本下降的同时,功能和安全性也有所增加,使得其商业价值更加明显。
那么,低速无人车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我们从低速无人车在降本增效上的可能,自身技术发展以及政策层面三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看。
01.
劳动力替代实现降本增效
“2022年的无人快递车相当于1.5个快递员1年薪资,无人巡逻车相当于2个协警1年薪资,无人清扫车相当于3个清洁工1年薪资,如果量上去了,经济模型会更加亮眼。”
这是易咖智车CEO舒亮在“2023新品发布会”上公布的对比数据。
以无人清扫车为例,统计显示,由于无人清扫车相较于人工效率更高,且可以全天候工作,一台车约能替代5名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如果一台无人清扫车的成本相当于3个清洁工1年薪资,也就是说,考虑到市面上不同产品的价格,基本上一台无人清扫车1-2年左右就可以回本。而在保养得当的前提下,一台无人驾驶清扫车的使用寿命在5-8年,最长可达10年。
也就是说,以目前的劳动力来看,如果以无人清扫车代替环卫工人,在回本后的3-8年间,对政府或物业方来说,几乎没有环卫成本。可见无人清扫车在降本增效方面效果非常明显。
而且,相较于人类,无人车可在高温、严寒等恶劣天气下作业,同时减少操作不当等带来的安全问题。
另一方面,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目前环卫等领域除了老龄化明显,已经出现人员短缺问题。未来,劳动密集产业中的劳动力短缺问题也将更加突出。低速无人车恰好满足了行业的需求。
而这同样也是一个机会巨大的市场。仅环卫一项,据环境司南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道路清扫运营及垃圾清运服务的规模,将分别达到2748亿元和543亿元,总计3291亿元。而这部分便是自动驾驶在环卫领域的潜在市场空间。
此外,包括低速物流、无人巡逻车、无人配送车,乃至矿山、港口等场景下的低速无人车也将在各自的场景中发挥越来越实际的作用。
02.
性能提升的同时成本下降
从低速无人车自身产品发展情况来看,随着近些年产业整体的进步,技术日趋成熟,上下游产业链也逐渐完善,低速无人车相关零部件的成本也在持续降低。包括芯片、激光雷达、底盘等国产替代方案成为首选,再加上规模效应,整体低速无人车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
以激光雷达为例。低速场景的无人驾驶产品对探测距离和频率的要求相对较低,对感知距离要求也较低。因此目前低速场景应用较多的都是低线束及短距离激光雷达。
随着国内如速腾聚创、禾赛、镭神智能等激光雷达厂商的崛起,低速无人车激光雷达的成本也在逐年降低,16线机械式激光雷达的成本已降至万元级别。
此外,成本更低,使用寿命更长的固态和半固态激光雷达也开始成为无人车企业的选择。不过,目前主流的方案仍然是以机械式激光雷达为主,固态和半固态作为补盲激光雷达出现。
以无人配送车为例,目前大部分无人配送车采用的都是车顶激光雷达用于全局扫描,左右两个固态或半固态激光雷达补盲的方案。
数据显示,2022年的低速无人车市场,补盲激光雷达出货量已达到数万套。
以一径科技的车规级补盲激光雷达ML-30s为例,此款产品在2019年CES上正式发布,具有140°x 70°的视场角,在10%反射率下可实现20米测远,一经面世获得了广泛反响,收获了京东物流、优地科技、驭势、酷哇、易咖等众多订单,2021和2022连续两年在低速无人车补盲激光雷达领域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5%,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0%。
整体来看,目前低速无人车硬件成本约为15万-30万之间,随着技术的进步,大规模量产后整车成本有望降至15万元以下,甚至十万以内。毫末智行去年9月发布的小魔驼2.0公布的售价即为12.88万元,这是商用市场的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产品首次进入到10万元级别。
在性能无损,甚至提高的同时,成本的下降将进一步提高低速无人车的竞争力。
对企业而言,相较于Robotaxi和Robobus等高速无人驾驶产品,无人车也是更容易带来现金流的产品。
当前环境下,大部分L4级别自动驾驶公司因无法实现商业落地纷纷转向辅助驾驶方案,以成为车企供应商来实现营收。
而拥有低速无人车产品的企业,则率先实现了营收。以智行者为例,数据现实,其无人清扫车蜗小白在室外环卫车中市占率高达90%。官方信息显示,智行者已实现营收过亿,为企业带来持续造血的能力。
03.
政策推动促进行业规范化
此外,在政策层面,国家包括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低速无人车的发展。
2022年10月29日,《低速无人车城市商业运营安全管理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由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牵头低速无人车领域超过57家单位和112位专家共同编制而成。
据介绍,这是我国首部专为自动驾驶低速无人车服务场景应用而编制的标准,将对自动驾驶低速无人车投放到智慧城市体系中开展无人化新型服务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计划将低速无人车引入城市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部门和使用单位来说,也是有效的参考规范。
将低速无人车纳入政府常规化公共服务,无论在规模还是场景上,低速无人车后续的发展也值得期待。
而在行业标准建设方面,中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中汽研华诚认证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联合牵头了雄安新区地方标准《低速无人驾驶专用车测试标准》的编制工作,联合多个从事低速无人车研发、制造、应用的相关企业,共同进行标准编制。
这也将推进低速无人车行业的标准化建设。
切实的降本增效,产品成本下降,以及政策层面的推动,都在加快低速无人车的发展。或许,我们很快就将看到各行各业内低速无人车的蓬勃发展。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