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当前位置: 说车网 > 评测

9月SUV销量TOP10:ModelY、宋PLUS再夺冠亚军,奔驰GLC

文章来源: 说车网  |  发布时间:2022-10-24 17:26  |  责任编辑:肖鸥  |  阅读量:18733  |  

6月以来,国内疫情得到有效遏制,全国未出现大规模遏制。物流和供应链不断完善,车市整体回暖相当不错,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乘联会发布的9月销量数据显示,9月国内汽车厂商批发销量为229.3万辆,同比增长32.0%,环比增长9.4%。1-9月,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累计批发销量1669.9万辆,同比增长14.4%。

在SUV市场,9月份共销售新车110.2万辆,与去年同期的84.2万辆相比增长30.9%。9月份,国内SUV市场继续呈现出新能源汽车强劲的领先态势。特斯拉Model Y和宋PLUS与其他车型拉开了越来越明显的市场差距。两款新能源SUV的月销量都攀升到了5万,而其他车型的月销量都没有超过3万。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奔驰GLC再次出现在国内SUV销量前十榜单中,这也是这款豪华SUV今年第三次入榜。

特斯拉Y型

2022年9月销量:51,802辆

一句话:品牌力决定了ModelY在高端电动SUV市场依然没有真正的对手。

在经历了8月份的市场爆发后,9月份特斯拉Model Y在华交付量环比有所下降,但仍以月销超5万辆的成绩摘得SUV市场销量桂冠。事实早已证明,特斯拉Model Y在中国并不缺乏市场,制约其销量的唯一原因就是供货数量。九月是第三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按照惯例,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本来会在每个季度的第三个月主要供应国内市场,所以到了9月,Model Y自然又交出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月销量。

需求旺盛但产能不足,解决这个快乐烦恼的唯一办法就是扩大生产。9月初,特斯拉上海工厂二期生产线已经完工,进入生产调试阶段。根据盖世汽车整理的生产数据,特斯拉上海工厂预计在2022年实现年产能57.5万辆,到2023年将具备年产能75万辆。另外,就在今天(10月24日),特斯拉在国内市场再次调价,其中Model Y的起售价降至28.89万元,“友商”的竞争压力不得不再次翻倍。

宋比亚迪PLUS

2022年9月销量:46,475辆

一句话点评:宋加最近对销量记录这种东西还是挺熟悉的。

比亚迪绝对是目前国内市场最令人羡慕的车企。这家公司发布的财务报表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超过1500亿元,归母净利润接近36亿元,比一季度利润高出近30亿元。再过几天,比亚迪就要发布第三季度财报了,很可能又是一次新的爆发。判断依据很简单,比亚迪第三季度的市场势头已经攀升到一个新的高度。9月,比亚迪是国内唯一一家月销量超过20万辆的车企,旗下车型百花齐放,宋PLUS是最具活力的一款。

46000多辆的月销量是宋家族上市以来的月销量纪录,其中插电版月销量40524辆,是国内插电市场的绝对领头羊。目前国内鱼龙混杂的市场可谓百家争鸣。比亚迪之外,主流自主车企包括吉利、长城、奇瑞等。继续为混动SUV市场添砖加瓦,但时至今日,宋加DM-i的市场表现依然突出。不出意外,短时间内,能影响宋加DM-i市场表现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产能。好在比亚迪近期的产能布局也在全面提速,产能紧张的问题也在逐步改善。

奇瑞瑞虎8

2022年9月销量:23,784辆

一句话:奇瑞终于又有了市场的主心骨。

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初,瑞虎8迎来了上市后的第一轮亮点,月销量连续过万。然而,随着2020年2月新冠肺炎“黑天鹅事件”的出现,瑞虎8的市场表现全面下滑。即使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后,瑞虎8的市场恢复也不尽如人意。2020年年中,官方大幅下跌,才重新在市场站稳脚跟。到2020年10月,瑞虎8首次出现在SUV月度销量前十的榜单上。瑞虎8之所以现在受欢迎,除了性价比高的优势,车型选择丰富也是一大原因。最近两年,瑞虎8家族陆续上市了瑞虎8 PLUS、瑞虎8鲲鹏版等新版本,不断提升瑞虎8系列的市场知名度。

比亚迪PLUS

2022年9月销量:23,069辆

总之,元加是国内紧凑型纯电动SUV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当同类型的所有产品都把自己当成市场上的“假想敌”时,基本就表明了这款车的市场地位。目前元加就是这样一个模式。在国内紧凑型电动SUV市场,元加自上市以来,基本垄断了销售位置,而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元加与其他同类型产品拉开了更大的差距。9月份细分市场共有两款车实现销量过万,分别是元PLUS和Aion Y,两款车型销量差距接近万辆。

哈弗H6

2022年9月销量:20,462辆

一句话:虽然与冠军渐行渐远,但好消息是哈弗H6终于“触电”了。

新能源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宋PLUS市场表现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哈弗以2万辆的月销量再次挑战冠军地位的可能性已经基本看不到了。没办法,时代红利轻松打破了固有的市场格局。在越来越多的终端用户开始接受新能源产品后,燃油车真的很难创造太多的市场惊喜。

既然趋势不可逆转,那就只能迎合了。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新能源的战略转型也在逐步加速。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在纯电、插电、充油等多个细分市场布局了众多产品。甚至哈弗H6最近也被电死了。9月28日,哈弗H6 PHEV正式上市,55km和110km版本纯电动续航,补贴后价格为15.98-17.38万元。以往的“神车”触电后能发挥多大的市场力量,将是接下来SUV市场的一大看点。

别克昂科威

2022年9月销量:19,536辆

点评:谁能想到,昂科威已经成为SUV市场主流合资品牌的“王牌选手”。

9月份的国内SUV市场上,自主品牌再次集体发力,销量前十的车型中只有三款是外资产品。这三款外资产品中,一款是豪华SUV特斯拉Model Y,一款是奔驰GLC,一款是昂科威。传统意义上的畅销合资紧凑型SUV没有一款上榜,确实是比较少见的情况。

昂科威是一款介于紧凑型SUV和中型SUV之间的车型。上市之初,正是因为错位的竞争优势,高于紧凑型SUV,低于中型SUV,昂科威才红极一时,开辟了A+级SUV细分市场。近年来,得益于终端舍得让利的优势,以及通过不断更新积累的丰富车型选择,昂科威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市场表现。诚然,相对较大的市场爆发并不多见,但昂科威也以月销量过万的成绩牢牢把握住了基础市场。

李稷·岳斌

2022年9月销量:19,329辆

一句话:博越市场“失守”后,岳斌突然“上位”。

受三缸发动机拖累的不仅仅是别克、福特等合资品牌。吉利也有几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岳斌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推三缸发动机强烈推迟了市场爆发。岳斌刚上市的时候,就被赋予了打破合资企业对国内小型SUV市场垄断的重任。但事实证明,即使在小型车市场,发动机也少了一个缸,这是消费者无法接受的。直到岳斌开始用四缸发动机取代它,市场表现才最终好转。

进入2022年后,可以明显感觉到,在SUV市场,吉利曾经的“大腿型”产品有些后劲不足,而非常“明星化”的新车明星悦L也可谓生不逢时,被宋加DM-I抢了市场风头,月销量只能维持在万辆左右。幸运的是,岳斌及时做出努力,成为吉利在SUV市场的新支柱。尤其是岳斌酷派上市后,岳斌家族再次迎来一波小爆发,已经连续两个月登上SUV销量前十榜单。

奇瑞瑞虎7

2022年9月销量:19,207辆

一句话:上市多年的瑞虎7终于在《忠实的妻子》了。

瑞虎8从上市之初就被寄予了很高的市场期望。可以说,奇瑞汽车集中了集团核心力量打造的一款产品。所以这款车的市场爆发在业内一直在意料之中,但上市多年一直表现平平的瑞虎7,最近却能和瑞虎8一起牢牢锁定SUV销量前十榜单的一席之地,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当然,能够在上市多年后重新获得市场的认可,离不开通过更新换代对产品的全面升级,与瑞虎7丰富的产品阵营有直接关系。瑞虎7系和瑞虎8系一样,最近也发布了几个不同的版本,在2-3万元的价格区间有这么多的选择。因为在瑞虎7这里你可以找到有或者没有一两个配置的两种不同的车款,可以说是尽力迎合了终端用户的不同喜好。

长安CS75

2022年9月销量:19,167辆

点评:市场表现的跌宕起伏,长安CS75早已耳熟能详。

2014年,长安CS75投放市场,迅速成为当时自主SUV市场的一匹“黑马”。这也是长安在乘用车市场的重要支柱。然而,属于长安CS75的第一轮亮点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质量隐患引发了严重的市场危机。长安CS75在2018年前后经历了一段相对较长的市场低迷期。

2019年下半年,随着长安CS75 PLUS的正式上市,长安CS75车系再次强势崛起,一度威胁到哈弗H6的冠军地位。然而最近在国内新能源消费的大潮下,和哈弗H6一样,长安CS75的市场热度也下降了不少。“夺冠”是不可能的,总能出现在SUV销量前十的榜单里。对于长安CS75来说,是未来更现实的目标。

奔驰GLC

2022年9月销量:18,152辆

一句话点评:奔驰GLC的销量,一方面证明了“三叉戟之星”车标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验证了消费者不断增强的购买力。

击败奥迪Q5L和宝马X3,奔驰GLC再次成为国内豪华SUV市场月度销量冠军,也是9月国内SUV销量前十榜单上唯一一款豪华车。最近一两年,中国很多家庭都遭受了因疫情反复而对收入造成的冲击,消费降级的观点也经常被提及。但奔驰GLC等豪华车一次又一次用实际表现反击了上述观点,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显然还在增加。

国产全新一代奔驰GLC即将亮相。据悉,将在今年的广州车展正式上市,预计明年4月上市。新一代奔驰GLC的车身尺寸将进一步加长,智能配置也将有所提升。此外,动力系统的调校也是一大亮点,将搭载2.0T发动机和+48V电机的组合。国产GLC即将换代,意味着现款车型的优惠力度势必加大,这应该也是奔驰GLC近期销量明显上升的重要原因。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