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top
当前位置: 说车网 > 评测

汽车观察:份额突破50%中国品牌笼罩风险

文章来源: 汽车商务网  |  发布时间:2023-09-18 11:08  |  责任编辑:谷小金  |  阅读量:5671  |  

mdashmdash2023年第一季度乘用车市场经济指标分析

中国品牌在上海车展大放异彩,一季度中国品牌占有率超过50%。事实证明,中国汽车工业已经站起来了。然而,在价格战推动的高销量增长背后,中国的品牌发展却笼罩着风险。

经济增长,疲软的汽车

上海车展开幕当天,因为一季度经济增速好于预期,a股大涨。相比之下,一季度汽车消费并不乐观。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此前外界普遍预计一季度经济增速为4%。

消费方面,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比去年四季度下降2.7%。然而,在一季度大部分消费类别上涨的同时,只有四类消费出现下降,其中汽车消费总额为10828亿元,同比增长-2.3%。

同期,来自北京程铮大成的统计分析显示,第一季度乘用车消费能力下降,消费水平上升。统计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乘用车累计市场规模9939亿元,同比增长-1.57%;常规乘用车市场规模指数为708.6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1.3点,表明消费能力下降。一季度,乘用车销售均价达到19.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万元;普通客车累计价格指数为136.7点,比去年同期上涨7.6点,表明消费水平提高。

乘用车消费规模萎缩的直接原因是细分市场需求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20万元以上的高档车需求相对较好,推动了乘用车平均销售价格。

乘联会数据显示,一季度乘用车累计销量503.4万辆,同比增长-7.0%。其中,高档汽车销量201万辆,同比增长-2.0%;9-19万元中档轿车销量251.8万辆,同比增长-6.4%;8万元以下低端车销量50.6万辆,同比增长-24.8%。

很明显,疫情过后消费有所回升,但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需求的低迷,意味着人们在消费上还是非常谨慎的。

德国和日本的本地增长率下降。

尽管一季度汽车销量整体下滑,但从宏观数据来看,市场对中国品牌汽车的需求非常旺盛,本土乘用车销量和份额大幅增长。

一方面,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首次超过50%。统计显示,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265.5万辆,同比增长6.6%,市场份额上升6.7个百分点,达到52.7%。

另一方面,德系和日系品牌乘用车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据统计,一季度,德系车累计销售95.4万辆,同比增长-11.2%;日系车共销售79.6万辆,同比增长-31.4%。第一季度,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市场份额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0.9和5.6个百分点。

汽车消费需求萎缩,淘汰赛加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显示,2023年一季度,乘用车销量前20名共实现销量440.6万辆,占比87.19%,份额较上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前20强本土车企一季度实现销量226.2万辆,占比44.77%,份额较去年同期(37.27%)提升7.5个百分点。

从近几年淘汰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品牌在抢占法韩车市场后不断扩大战果,日系车和德系车面临市场份额被瓜分的风险。

适可而止换来的是价格。

从数据上看,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大幅上升;上海车展期间,中国品牌新车频频亮相,大放异彩。但本土车企在盈利能力上与外资品牌差距较大。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额达3877.1亿元,同比增长18.4%,达到近五年来的最高水平。但同期外资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6061.9亿元,同比增长-11.4%。换个角度看,一季度265多万辆中国品牌乘用车创造了不到4000亿元的销售额,而238万辆合资车创造了6000多亿元的市场规模。

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远低于国外品牌的原因是市场平均售价低。统计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品牌市场的平均售价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10.9万元增加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4.6万元,但同期外国品牌的平均售价从20.2万元增加到25.5万元。仅从市场平均价格来看,每辆国外品牌汽车比中国品牌汽车高10万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多数国外品牌的盈利能力高于中国品牌。

今年3月初在湖北省开始的价格战引发了数十家车企效仿。虽然进入4月,但一些品牌为了保证销量,继续降价,包括中国品牌头部车企。对于企业来说,市场份额固然重要,但正如一些媒体所言: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砍在对方身上,也伤到了自己。如果价格战打得太狠,不仅影响利润积累,还会伤害品牌。

此外,选车网总裁关指出,目前的价格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在资本的帮助下,部分品牌不断降价占领市场,这不仅对依靠利润积累资金实现滚雪球式稳健发展的企业是巨大的冲击,也将对中国品牌的树立和中国汽车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损害。

因此,在第一季度,中国的品牌份额超过了50%。如果单纯是中国智能电动车先发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的体现,就值得业界骄傲;但背后的价格战应该停止,这使中国品牌面临巨大风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