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3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93.1万台,同比上升30.1%。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32.1万台,同比增长75.3%,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61.1万台,同比上升14.6%。截至今年3月份,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累计达1374.9万台,同比上升47.6%,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达263.3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8。
分区域看,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安徽、湖北、四川、北京等省份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67.9%。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河北、四川、浙江、上海、山东、福建、河南、陕西等省份,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需要,其他地区加速补短板。今年3月份,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公示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备案审查结果,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等75个试点县入围。近年来,宜春市加快充电桩建设。截至目前,宜春发展投资集团下属城通公司已在宜春市建设充电场站700多处,建设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近3000台,近4000个充电车位投入运营。
宜春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荣辉表示,将持续优化现有新能源汽车充电场站服务,深化与公交、汽车运输、景区、出租车运营公司、运输公司、重卡矿山等合作,推进充电网络化、特色化发展,实现新能源充电平台与城市生活场景互联互通。
数量增加的同时,充电设施性能优化工作也在持续展开。前不久,调节能力达2万千瓦的充换电虚拟电厂在江苏省苏州市投入运营,电网工作人员在线发出指令,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在十几秒内响应,通过能源平台控制充换电站参与电网互动。这是目前地级市接入换电规模最大的充换电虚拟电厂。
“充换电虚拟电厂是电网企业与新能源汽车充换电企业联动形成的电力负荷共济系统。在这种新型电网系统中,充换电企业既是用电户也是移动储能端,犹如城市的‘充电宝’。电网需要时,充换电站可以灵活调控负荷,甚至反向放电。”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主任熊斌说。
据统计,当前苏州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60万辆,换电站百余座、充电桩超30万台。后续,供电部门将推动更多充换电运营商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过参与需求响应、电力市场交易,探索新能源汽车储能潜力商业化应用路径,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实践支撑。
“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是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优势、加速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支撑。”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表示,将持续提升城市、农村、高速公路、居住社区等各场景下充电设施覆盖范围,强化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进车网互动等试点示范,为推动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绿色出行需求作出更大贡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