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北省科技厅聚焦“51020”现代产业体系和“三大都市圈”区域布局,扎实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和创建工作,加速形成以点带面、梯度培育、局部循环、整体跃升的集群发展体系,区域创新发展能级稳步提升,持续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强化梯度培育,持续提升集群发展规模
一是规范集群建设管理,搭建产业集群梯次培育体系。湖北省科技厅印发《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管理办法》,加速推进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建设,初步形成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梯次培育建设体系。
二是集聚资源,发挥创新主体培育重要支柱作用。湖北省科技厅开展“联百校转千果”“滴灌行动”等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培育活动,形成合力建设和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
三是创新服务,推进集群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湖北省科技厅支持集群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新物种”企业评选、加强上市指导、推广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开展金融滴灌行动,引导集群建立技术转移、科技咨询、投融资服务等功能。
聚焦重点产业,优化集群产业结构
各集群依托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做强产业链、优化价值链、提升创新链。
一是依托龙头企业,实现组团发展。湖北提高集群上下游企业的配套能力,充分利用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使集群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荆门高新区动力储能电池产业集群通过荆门格林美、亿纬动力等28家龙头企业的组团带动,构成涵盖循环再造三元前驱体原料、锂盐、正极材料等领域,关联其他生产、服务企业近12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72.7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69.7亿元。
二是依托基础优势,突出特色发展。湖北充分发挥头部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加速形成全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宜昌生物医药集群依托本土龙头企业人福医药、安琪集团等带动作用,重点招引关联企业上下游落户宜昌,实现本土产业发展闭环。
三是依托创新环境,促进融合发展。湖北各地政府、高新区出台了支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意见措施,纳入重点工作计划,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善的产业服务体系。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被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并明确了集群发展重点方向,同时通过引导基金支持集群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激发更多创新活力。
围绕区域布局,推进集群区域协同发展
创新型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在调结构、转动能上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汇聚创新平台,助力区域协同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了区域绝大部分的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成为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黄石先进电子元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汇聚了全球10余家百强印刷电路板企业,初步形成以黄石开发区为核心聚集区,县市区配套协同的“一区N园”发展格局,成为全国三大PCB产业聚集区之一,有力地促进了鄂东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是聚拢创新资源,提速成果转化。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强投入”“建平台”“聚人才”,充分利用区域创新资源,加强区域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创新活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三是聚焦前沿领域,托起“三大都市圈”创新之翼。全省各类集群瞄准发展前沿,“武汉、襄阳、宜荆荆”三大都市圈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前沿新材料等领域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已成为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和新兴产业培育的策源地。
目前,湖北省共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16家,总数位列全国第三、中部第一,涵盖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汽车、节能环保、纺织、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装备等多个产业领域;拥有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32家,聚焦于汽车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大健康、现代化工、新能源、高端纸基材料、低碳冶金、硒产业等9个行业产业。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